摘要:警惕高薪伪装下的温柔陷阱
“我跳槽了!工资翻倍!”
作为见证Kris在职场摸爬滚打5年的旁观者,我深知他的不易。
他所在的公司是智能硬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因为某些原因的发酵,加之频繁抛来的高薪橄榄枝,便跳槽去了经济效益稍逊市场份额较小的竞品公司,翻倍的薪资对比之下,市场份额好像显得也不那么重要了。
在招聘圈有个说法,阿里挖百度人,腾讯挖阿里人,创业公司挖腾讯人,百度挖创业公司人。在忠于自己职业规划的前提下,被高薪所吸引,游走于竞品公司间,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跳来跳去的各位“跳高冠军”们,是否通过跳槽实现了自我价值提升呢?
大多数忠诚都敌不过30%涨薪
我们发起过一次关于跳槽的小范围调查:如果有机会,你是否会跳槽去竞争对手公司?
70%的上班族面对竞品公司抛出的橄榄枝毫无抵抗力,而挑逗起他们的跳槽欲望,只需要30%的涨薪。
除了高薪的诱惑,这些人通常有以下几种体质:
第一,在原公司被动受排挤或打压,偏偏又有一番鸿鹄之志。
第二,面临原公司转型期的阵痛或稳定期的消沉,晋升难涨薪慢。
第三,竞品公司表现出求贤若渴的诚恳以及委以重任的虚假承诺。
第四,竞品公司故意营造岗位即将饱和、机会稍纵即逝的紧迫感。
于是在没有缓冲时间的情况下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怀揣前老板的挽留与怨恨,席卷行业机密投奔竞争对手。
跳竞品:只怕一时欢愉换后患无穷
如果有人问,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跳槽,我的第一反应是“换位思考”,即从老板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是你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一时冲动而忽略洞察竞品公司的招聘动机,就很容易落入高薪伪装下的温柔陷阱。
通常情况下,竞争对手挖人,主要出于两点:
第一,打击对方士气。公司技术担当携下属集体跳槽,短期内严重影响正常运作,多半是竞争对手煽动所致。
第二,攫取竞品机密。企业间拼速度、比执行、争创新是常态,于是部分公司投机取巧,以面试核心岗位来做市场调查。毕竟做再多外围调查,也抵不过内部人员的一手机密。
第三,当然也有真爱,确实慧眼识珠,跪倒在你的才华面前,被你的能力打动,希望你扛起振兴公司的希望。
在前两种动机下,跳槽员工扮演的角色,都只是行业内斗的牺牲品。比起你手里的商业机密,你个人核心技能所产生的价值反而可能不重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虽然有95%的HR愿意为竞品员工提供一定幅度的涨薪,但当被问及其入职后的工作表现时,超过70%的HR都表示不满。
竞品标签,是从你选择进入竞品公司开始就无法摆脱的。入职之初,你会经历逢人便被介绍,“这位新同事是从竞品公司出来的”。熟识之后,会有关于前公司各种闻所未闻的谣传等你去确认,新同事间关于前公司的戏谑和诋毁甚至可能让你怀疑并羞愧自己的过往。
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跳到竞品公司的人,想必都不是出于泄露机密而为之,但结果通常是:
在跳到竞品公司后的短期内,你掌握了这个行业两家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手段、客户和团队资源,个人价值经历短暂提升。
但在时间的推移中,你的个人价值和个人品牌会被消耗殆尽,在进入更高的职业发展层面过程中,失掉人生每一任老板的信任。
满分的跳槽,应该跳格局
那么,正确的跳槽姿势是什么?
这需要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所谓机会成本,是选择的成本。选择A,意味着你无法再选择B,就会失去B带来的收益。
一个优秀的工作岗位,一定符合S型增长曲线:融入期薪资稳定,成长期迅速提升,稳定期达到顶峰趋于常态。
你的职业技能熟练精进,持续为公司为个人带来价值增长,工资自然水涨船高。如原职位处于成长期,跳槽时需要考虑到,涨薪一定要高于融入期带来的沉没成本,并且预期未来薪酬要高于原职位稳定期薪酬,才是划算的生意。
当然,如果一次跳槽就能达到原职位的稳定期薪酬甚至更高,这是更为理想的情况。
但若是竞品挖角纯为了获取一手信息而非看重你的能力,你的薪资曲线很可能更接近于滑梯型:起初待遇颇丰,之后一落千丈。
关于跳槽要不要跳竞品,在这里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如果你所在的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如无人驾驶),前景广阔,那么恭喜你,人才供不应求,跳槽的风险低收益高,你将成为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但如果你身处夕阳行业,即便跳槽到竞品,也无法阻止行业前景的整体下滑,身价仍在迅速贬值。
行业趋势的车轮无法违背,你需要在被碾碎之前尽快跳出,寻找其它朝阳产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不必眷恋浅沟池塘,无尽汪洋显然更适合施展才华,完成鱼跃龙门。
第二、如果你身处行业顶尖企业,次之企业想要挖走你,请务必理清对方想要的究竟是你携带的信息,还是你的工作能力。如果是前者,那么辞职就等于贬值。
第三、 行业顶尖企业的员工,在跳槽时可以尝试跨界发展。例如广告业去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去涉足智能硬件,本行业的基础素质在其它行业很可能成为稀缺资源,助力个人增值。
第四、无论何时,无论跳槽去哪里,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不会被甩开太远,才不会沦为剩余价值被榨干的劳动机器。
如果把核心竞争力比作良药,那就要争做慈禧太后青瓷钵里热气腾腾的药汤,而一旦不幸成为过滤之后余下的药渣,就只有被抛弃的命运。
对于个人价值的把控,往小了说叫眼光,往大了说叫格局。格局太小的人,会毫不犹豫扎进盖满钞票的陷阱,从不考虑陷阱有多深,井底有没有机关;而拥有更高格局的人,会机敏地避开陷阱,走那条艰难但正确的路。
工作如此,跳槽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贪恋眼前的洼地,失去的可能是整片海洋。
说到底,你的价值,只有你自己才能珍惜。
网友评论